《新加坡日报社4日讯》多位消息人士向新加坡日报社透露,中国与马来西亚正就联合建设稀土精炼厂展开初步谈判。该项目有望成为中国首次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稀土深加工设施,若成功落地,将可能重塑东南亚乃至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战略格局。

消息称,谈判的核心在于中方提供先进的稀土加工技术,而马来西亚则提供土地资源与稀土矿储备。中国企业可能通过与马来西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库控股公司(Khazanah Nasional) 合作设立合资企业。

马来西亚目前拥有约 1610 万吨 非放射性稀土资源储量,但缺乏独立的加工能力。长期以来,政府禁止原矿出口,目的是避免资源流失并推动本地下游产业发展。

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在国际稀土格局中应对澳大利亚 Lynas 公司主导地位的一种战略回应。Lynas 目前是中国之外唯一的大型稀土精炼企业,其在马来西亚关丹运营的加工厂已成为西方国家稀土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不过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签署正式协议。消息人士指出,项目能否推进,还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包括:

原料供应的可持续性

马来西亚对环保与土地用途的管控政策

中方对技术输出的风险评估

马来西亚环境部曾明确指出,稀土开采必须避开水源保护区、永久森林区等敏感区域,并需通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EIA)。

如果该项目成行,马来西亚将有望实现稀土产业从“资源输出”向“本地增值”的转型,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全球资源战略上的新调整。